来源:咏怀钟鼎
                2016-05-16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	      有效的行为机制是现代和谐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石,行为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、循序渐进的、不断深化的过程。在硬件和软件建设并举的情况下,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,调动社区内外部力量,逐步解决社区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,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行为机制。
      自我诊断。了解自己,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,针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现状调研,如区域特征、人口结构、软硬件环境等,分析其中的较好之处、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,运用科学的分析法进行诊断,如SWOT分析法(优势、劣势、机遇、威胁)。
      借鉴经验。立足国际平台审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模式,从国内城市发展了解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趋势,洞察本市其他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及成果;结合自我诊断结果,进行定位。
      了解民意。和谐社区、和谐文化的建设只有生活在社区的居民才最有发言权。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研,了解新旧社区、回迁社区、商品楼社区等不同社区中,居民对文化服务的真实需求及差异,通过调研让社区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真正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,激发热情,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      整合文化。借助外力,实行政企合作或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,让了解文化的人来策划、建设文化。通过对民俗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群众文化等文化的整合以及高雅文化的引进,根据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,制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案,力求品味多元、雅俗共赏。       
      建设实施。以《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(试行)》为基础,根据社区环境,有计划分步骤持续建设,并与社区环境改造相结合,根据社区民意需求互有侧重,形成各社区间共驻共建、资源共享的建设局面。
      整体运作。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特色项目联动驻社区企事业单位、学校等开放文化场地和资源,将社区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,与社会中介组织、社会团体合作,丰富群众生活,形成具有共同爱好的社会群体,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,提高社区文明程度。